挑選單走道客機航班的學問 客艙設計細節
👌 旅行小物八折折扣碼『unclejesse 』旅行用震動警報器、十秒吹氣枕、旅行鋼鎖
✈️ 每年都會衝日韓星馬泰很多次嗎?空中飛人用這張上網卡
✈️ 傑西大叔 x 易遊網折扣碼:全球機票1%【ezjessef1】全球訂房3%優惠【ezjesseh3】,『專屬連結』
👌 有事問傑西:LINE社群 『我不在機場就在去機場的路上』 入群密碼『RJFK』後面加上你喜歡的小吃
既然叫作單走道窄體機,代表空間設計上會被客機本身的空間給限制住,要在有限的空間內,塞下所有人必須要的設施,就是一個超級無敵大的學問,就必須要把每個角落使用到一個淋漓盡致。而低成本航空大量的使用這類型的機種,所以認真不想要搭單走道的飛機的時候,就必須要對他有一點點基本的認識,不然傑西常常會在飛機上聽到「這台飛機怎麼這麼小」這樣的形容,至少上飛機之前就可以有一些心理準備。
要先說結論的話,越新的飛機,他空間利用的密度越高,這個可以從窄體機種,空中巴士的a320系列還有波音的737家族的演進歷史看得出來,因為兩個家族都是非常暢銷的單走道機種,歷史又很悠久,可以看的出來很多改變的軌跡。
為什麼雙走道的廣體機沒有這樣的困擾,其實說穿了就是機體本身可以利用的空間相對多,不需要太計較,但是還是可以看到這一些蛛絲馬跡,像是A380跟A380 PLUS,透過各種調整,擠了快四十個位置出來,認真擠還是擠得出來的。
座椅間距跟椅板厚度
最直接的就是從座位間距來調整,以下是常見在亞洲的航空使用的窄體機的椅距。
- 長榮、華航、星宇:同樣也是同A320單走道客機家族機種的A321椅距為78公分。
- 華航:737-80椅距是78公分。
- JAL日本航空:34吋/86公分
- ANA A320:31吋/78公分
- 低成本航空:
- 虎航、樂桃、捷星、酷航使用的A320:71公分
- 樂桃區域長程航線使用的AIRBUS A321LR:78-81公分的椅距
座位厚度本身會影響到的乘坐的舒適度,因為會多佔用乘客可以使用的空間,下面兩張圖可以看的出來新舊不同座椅的設計,第一張圖是比較厚、比較舊型的設計,第二張是比較新型的薄型椅板的設計。雖然說椅子變薄了,但是要通過的安全認證還是沒有少。


頭頂行李置物空間
因為飛機本身是一個圓管,要如何在一樣的空間當中,多擠出一些空間,就會考驗行李箱的設計形式,約貼著機壁,就可以創造出更多的空間,放置更多的手提行李。這些空間其實會影響到航空公司的營運效率,因為在手提行李如果滿了或者沒有地方放的話,等級速度就會慢下來,旅客或者空服人員就需要花上更多時間來調整頭頂的行李空間,讓每個人的行李盡可能的塞進去,甚至全滿的狀況下,要花時間拉下來處理,是非常浪費時間的一件事情,都會拖慢營運效率,而時間就是航空公司非常重要的成本之一,只要是一點點的延誤,都有可能會變成非常巨大的蝴蝶效應,需要付出非常巨大的成本。
而新型的頭頂行李置物空間可以從新的a320/a321 NEO機種,以及737-MAX 8看到。目前這樣子的設計都是屬於航空公司選配,旅客在可以放置的手提行李數量可以更多,對於習慣不托運都使用登機箱的區域跟旅客來說真的是非常好的福音。
在之前會看到部分航空公司,徵求旅客同意把托運行李在登機門改掛成托運行李,提早送到機邊托運,因為等到旅客塞不下的時候再來處理就會影響到登機的效率。
頭頂行李置物空間:A320 系列舊款設計

虎航A320 CEO
頭頂行李置物空間:A320 系列新款設計


星宇在2022後交機的飛機都選用這樣的設計

法航跟星宇都是選擇這個產品 Safran
SOUCE:ECOS的產品介紹PDF

提示旅客可以讓他們的隨身行李箱立起來放
頭頂行李置物空間:737 NG (Next Generation) 系列
現在市場上的大部分的737系列都是屬於的737 NG家族,會叫成NG次世代版本是因為他還有一版是更傳統版本的內裝設計,傑西有找到一張古老照片,可以讓大家看的出來他的空間設計更狹隘,在有行李艙的位置之下是不能站人的。

而屬於737NG的這款內裝設計叫做Sky Interior,主要是透過天花板以及行李箱的位置調整,讓更多的空間還給旅客,傑西那時候有在波音的博物館參加一般旅客的意見調查,那時候不能拍照,有簽署保密合約,來瞭解旅客對於前後版本客艙設計的感受差異。的確這個版本跟前一版本相比,因為行李艙屬於上推設計,主要的空間感是來自於這樣的調整,當然一部份的調整是來自於光影的堆疊,視覺也有一部份的影響。



頭頂行李置物空間:737新款設計(737-MAX 8)
這個空間設計在波音叫做Space bins,一樣可以可以放置更多的登機箱。




圖片來源 波音官方網站
空間不夠就從空服員座位以及廁所空間繼續掐
在空中巴士的A320 NEO系列,有一個由SAFRAN集團設計出來節省廚房空間的設計,叫做Space-Flex。

我想這樣的高密度設計就是針對低成本航空所設計,因為需要裝載的餐點不需要那麼多,可以把飛機最後面的空間從原來都是廚房的設計,改成廚房加上廁所,而且空服員的座位是在廁所門上,來節省掉一面牆的空間,這樣子一掐,又可以多出一排六個座位的空間。
目前在樂桃航空的新飛機上可以看的到這樣的設計,

新款廁所更小間
這一款用在A320NEO的洗手間的設計叫做 Smart-Lav,因為把衛生紙的空間從鏡面這一側,移動到馬桶後方的這一個牆壁空間,至少可以節省大概5-10公分以上的空間(大概是一捲衛生紙的厚度)。以下照片是星宇航空A321 NEO 經濟艙所使用的廁所設計。



虎航的洗手間新舊都是屬於比較傳統型的設計。


結論
結論是航空公司不是省油的燈,創造最大利潤一直都是航空公司的目標,而飛機製造商也為了銷售飛機,祭出各種千奇百怪的設計。消費者也只能多多挑選比較了,話說傑西會開始研究是因為傑西真的是個大個子,所以需要更多的空間,一點點的改變都會相當有感,所以新飛機不一定比較好,但空間利用率一定會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