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從三千到三萬的PODCAST 錄音器材 第二版 表格化
👌 EXGEL 屁屁墊 + 生活坐墊補貨團 搭飛機長途旅行必備
✈️ 每年都會衝日韓星馬泰很多次嗎?空中飛人用這張上網卡
✈️ 傑西大叔 x 易遊網折扣碼:全球機票1%【ezjessef1】全球訂房3%優惠【ezjesseh3】,『專屬連結』
👌 有事問傑西:LINE社群 『我不在機場就在去機場的路上』 入群密碼『RJFK』後面加上你喜歡的小吃
✈️ 每年都會衝日韓星馬泰很多次嗎?空中飛人用這張上網卡
✈️ 傑西大叔 x 易遊網折扣碼:全球機票1%【ezjessef1】全球訂房3%優惠【ezjesseh3】,『專屬連結』
👌 有事問傑西:LINE社群 『我不在機場就在去機場的路上』 入群密碼『RJFK』後面加上你喜歡的小吃
原來的那一篇文章,本來就有要打算重新寫,因為對於新手或者對於設備比較陌生的朋友來說距離還是太遠了切點也會需要調整,如果你看到那麼多的文字想要一句話的懶人包,那就是請買有XLR的動圈麥克風搭配XLR的錄音設備,但要把那麼多的問題濃縮在一起,其實多少會有不好理解的地方。
但你如果真的因為預算,想要買USB麥克風給多人使用的話,不想要設定太多的,請用RODE系列搭配他們家的 RODE CONNECT軟體(大叔的專文介紹),可以省事很多。
名詞解釋
- 分軌錄音:錄音時請分軌錄製,一個麥克風錄製成一個軌道
- XLR:XLR 就是目前所有麥克風(包含張惠妹那支)用的統一規格,台灣還有另外一叫法叫做CANNON頭 卡農頭,但都是指同樣的東西,賣這個麥克風通常不會有附XLR的線。
- 幻象電源:白話文就是有額外帶電,送出給需要這類電力的設備像是麥克風,大部分的電容麥克風都會需要用到幻象電源才能正常使用。
- 電容麥克風跟動圈麥克風:這是麥克風裡頭上的差異,對於一般初心者你需要知道的是,電容麥克風比較敏感,會收到很多細節這是他的特色,但也因為這樣會連同背景的那些噪音,也會一起收進去,所以在大部分在宅錄音的狀況下,會建議大家使用動圈的麥克風,而大部分的USB麥克風都是屬於電容麥克風,而動圈的麥克風相較於電容就真的沒那麼多敏感,但還是有一系列還不錯的動圈麥克風。
錄音形式總表
預算 | 使用情境 | 搭配的器材 | 可能會碰到的問題 |
3000 以下 | 一人 | 使用IPHONE 內建 錄音 | ⭕IPHONE 本身麥克風還算OK,只要保持穩定的位置還有距離,大致上就可已收到還算及格的聲音 ⭕因為麥克風過於敏感,背景噪音還有口水音都會被收進去 ⭕一個人以上完全不建議這樣搞 |
一人 | 手機外接麥克風 | ⭕手機的外接麥克風有非常多種,有那種一兩千塊的MINI有線麥克風,透過3.5MM的有線線路或者LIGHTING連結,或者是有些是用類似YOUTUBE的指向型麥克風 ⭕有人這樣用,不是不行但是相對來說,你要把手機放在適當的位置持續錄音會有點難度,後續要升上去也會卡住,如果想要錄製測試的集數,會建議你直接用IPHONE 麥克風 ⭕這類麥克風敏感度一樣高,所以還是會有會錄製到雜音的風險 ![]() ![]() | |
一人 | 電腦內建麥克風 | ⭕大部分WINDOWS 的筆電因為使用矩陣麥克風的關係,會聽起來怪怪的 ⭕如果電腦風扇在運轉的話,也會被收錄進去 ⭕通常音質都比上述兩種選項悲劇(如果是MAC還算勉強可以,請自己測試錄製看看是不是你可以的音質,同時要注意收音距離) | |
3000- 7000 | 一人 | 手機專用麥克風 手機或者平版錄音 | ⭕這個選項蠻多人詢問過,但是這邊不太建議原因,一來麥克風是因為搭配的軟體太少,二來這個部分以樣後續無法有升級路徑,但如果需要隨時跟人對談錄製方便攜帶的話,這個選項倒是蠻方便的。 ⭕軟體的部分RODE還有SHURE 自己有出相關的APP搭配自己的麥克風,錄音起來會比較方便,RODE有另外一款是可以接XLR,至少麥克風可以重複使用 下面圖示麥克風是 Shure MOTIV MV88 跟RODE的IXLR ⭕部分的電腦USB麥克風會支援手機連接,但是必須要自己準備轉接頭,轉到IPHONE的LIGHTING 或者TYPE-C ![]() ![]() |
一人 | USB麥克風 | ⭕這是目前最多節目的選項,因為USB麥克風取得方便,所以大部分人入門都會採用這種模式 ⭕要注意這個大部分的USB麥克風都是電容麥克風,除了MV7還有一兩隻鐵三角的USB麥克風是動圈,並且是雙模(USB/XLR) ⭕升級路坎坷,也不能連接任何錄音介面,因為錄音介面只能連結XLR的麥克風,也有朋友問過有沒有USB轉成XLR的設備,很遺憾的他不存在 ⭕錄音的時候最好的狀況下是要監聽的聲音,一來可以確定有沒有噴MIC或者其他狀況,二來聽到自己聲音也可以比較省力不傷喉嚨。 ⭕USB麥克風的風險(以下都是敘述比較少見的狀況,但的確在各創作者之間有發生過) 電腦電路干擾:受到本身電腦電路的雜訊干擾的狀況,例如充電中,或者設備電子訊號的干擾 錄音電腦當機:可能會因為電腦的問題導致錄音當機,,錄製的過程當中也要時常看著電腦確定是否有波形 電腦USB電力不足:USB的麥克風很吃電腦USB的電源供應,會建議要多加一組「有供電功能」的USB HUB(會多一組外接變壓器來產生設備需要用到的電力),這個每台電腦的狀況會不太一樣 下面麥克風型號分別為:DEITY VO-7U (傑西大叔開箱) / RODE NT-USB MINI / BLUE小雪球 / 鐵三角 ATR-2200X ![]() ![]() ![]() ![]() | |
2-4人 | USB麥克風 | ⭕USB 連接多麥克風的方式老實說相對複雜(尤其是WINDOWS),WINDOWS請參考懶人包上面講到的VOICE MEETER 軟體,MAC可以參考這邊雷蒙三十的文章 ⭕如果你覺得設定那些有得沒的非常複雜的話,請直接使用RODE NT USB MINI 因為他可以透過RODE自己的RODE CONNECT 的程式同時連接四個USB 自己家的麥克風(別人的不行)但建議不要超過兩隻,因為投資金額會跟以下的選項重複,這個程式目前只有在電腦上可以運行 ⭕大叔自己目前只有指定給奶茶(也就是我節目伙伴)買了一隻NT USB MINI作為旅行時候遠端錄音使用,反倒是開會會議用麥克風有兩三組,這類型的麥克風,不是拿來錄節目用的因為他會有很強大的降低背景噪音功能反而音質會有點點失真。 (大叔有JABRA 750) ⭕只要是USB的設備就會有USB上一欄提到的風險 | |
一人 2-4人 | USB錄音介面 + XLR麥克風 | ⭕這是屬於XLR麥克風的選項當中,搭配方式最入門的一種選擇,當然這類設備也有很多是屬於更專業錄音室等級的器材,如果你真的想要入門我會非常推薦從這邊開始,他的好處是價格方便會比獨立錄音機便宜,但你要知道怎麼設定 ⭕而以搭配的麥克風來說,選項就會多非常多,因為世界上的XLR麥克風都可以接上來了,而且大部分都有提供監聽耳機孔,讓你監聽錄音的狀況 ⭕還是會有出現上述USB麥克風的風險,另外一提這類的錄音介面如果沒有額外插電的話,通常推麥克風會比有供電的錄音介面來的沒力 ⭕分軌錄音的設定會稍稍複雜,每一台的設定以及每一套錄音軟體的設定都會不一樣,會需要搭配錄音機本身提供的驅動程式,如果是WINDOWS版本的話可能會需要ASIO這個驅動程式的規格 下面設備分別為:RODE AI1 / YAMAHA Steinberg UR22C / TASCAM US-4X4HR / Focusrite Scarlett 系列 ![]() ![]() ![]() ![]() | |
7000-16000 | 如果我要好帶 可以移動錄音 有那些選擇 | 請參閱右方 | 兩個人錄音 方便攜帶(方便設定) 然後固定錄音 錄音時座位固定 不要插電的話就可以錄音的器材 先不管環境的噪音複雜程度 ⭕RODE AI-Micro($2980) + 兩隻MINI 麥克風(LAVMIC) RODE 新出的LAVMIC的錄音介面,但可以跟RODE CONNECT連接所以後面可以拓展的可能性還蠻大的 LAVMIC如果拿來收YOUTUBE的聲音應該還算可以,但是變成PODCAST收音的話,那就還差了一點點。 ⭕RODE USB MINI*2 ($7000) 記得要安裝他們家的軟體Rode Connect 電容MIC 環境要注意 錄音要電腦 ⭕Rode Wireless GO II ($11100) 這是本來設計給錄製影像用的無線迷你麥克風,因為也支援了Rode Connect 同時可以直接USB插上電腦所以,在不想要帶太大太多的設備的狀況下可以用這組 錄音效果可以參考這一集,這一集也是在機場但是是在個人休息包廂,所以沒有太多干擾 碰到的問題是我們為了保持收音狀況,所以是夾在麥克風手拿架上面手持錄音 以PODCAST錄音的音質需求,我不建議夾在領子上收音,因為距離太遠 ————-以下是使用xlr 麥克風—————————— ⭕ZOOM P4 ($7000) + XLR麥克風 (看等級) 可電池供電,插記憶卡的錄音機 要注意這一台是 16bit錄音,然後跟下面的器材相比,底噪比較大 16bit 很多人木耳會聽不出來,所以看個人,但哥回不去了 錄音效果可以參考這一集,要注意這一集是在機場錄音,會有比較大的背景聲音 ⭕ZOOM H8 ($17000) + XLR麥克風 (看等級) 是目前傑西大叔的移動錄音的主力機種,如果真的要買的話,會建議直上這台 電池供電,插記憶卡,可以錄製六支XLR麥克風 可以外接BOOM MIC或者XY麥克風錄製現場聲音 這台有專用的PODCAST錄製模式,可以加入簡單的SOUNDPAD進行錄音,他之前有好幾代機種,都算是可以考慮的選項 |
7000~16000+ | 不使用電腦的錄音介面 | ⭕這個區塊可以算是目前大部分主流的節目使用,但設備種類也算是非常多的 ⭕設備種類主要分成三種大類別,一種是錄音機,一種是混音器但是附帶了錄音的功能,第三種是專門為錄製Podcast設計的錄音控台 如果要說操作上的容易程度的話,我會把專門為錄製Podcast設計的錄音控台放在最簡單的分類,一般的錄音機次之 ⭕錄音機:這部分機種眾多我這邊直接列出大家常見的清單 下面設備分別為:Zoom h8(大叔開箱文) / ZOOM H6 / TASCAM DR-40X ![]() ![]() ![]() ⭕帶有錄音的混音器(MIXER):這類的器材主要功能是MIXER混音功能,所以他相對來說帶來的功能對一般人來說會相對複雜,因為按鈕數量真的會很多,對於機器設備不不熟的人這真的要三思,思考的是你能不能接受那麼複雜的設定,有些人可以有些人不行,購買之前可以看一下他的操作手冊 下面設備分別為:ZOOM LiveTrak L-8 (大叔開箱文) / TASCAM Model12 Mixer ![]() ![]() ⭕專門為錄製Podcast設計的錄音控台:這類的器材算是MIXER的變形,保有調整音量的推軌(P4是旋鈕),但是簡化所有複雜的MIXER設定,讓他專注在PODCAST錄製上面 P4屬於比較入門的機種上面有說過了,就不重複說明,RCP是目前大部分人使用的機種,但是經過實際實用測試過後TASCAM MIXCAST 4 底噪相當安靜,詳情可以看一下我的開箱文,裡面的資訊我寫的非常仔細 下面設備分別為:Zoom p4 (大叔開箱文) / Rode Caster Pro (RCP) / TASCAM MIXCAST 4 (大叔開箱文) ![]() ![]() ![]() | |
四人以上錄音 | 通常這一類的需求非常少,如果你偶爾需要多錄一兩個人建議你用額外的USB麥克風或者錄音機直接錄製就可以了 因為這一類的器材通常會非常專業,不單單只是設計給PODCAST錄製,大部分的PODCAST錄製都應該是在四人以內,因為超過四個人的錄製很多狀況下會聲音卡來卡去 ⭕ZOOM P8 跟ZOOM P4是他同樣核心但是延伸支援六支麥克風,但因為只有支援16BIT,底噪也偏大使用上請斟酌比較 ![]() ⭕TASCAM Model12 Mixer (10軌) ⭕ZOOM Livetrak L-20R (20軌) ⭕ZOOM LiveTrak L-8 (6軌) ⭕Zoom – F8n (8軌) ⭕Zoom H8 (6+4軌) | ||
如果我需要連手機對話 | 有需要接聽電話或者是透過手機打電話給給遠端的受訪者 硬體的選擇必須要支援藍芽或者是TRRS有線輸入功能,一般3.5接頭是TRS(少了麥克風的不部分) ⭕ZOOM PodTrak P4 ($7000) 是目前最便宜可以支援TRRS(手機連線對話)的錄音機 這台當作入門是非常好的設備,但是精細度跟後面的中高階的產品來說,還是差了一些些 ⭕ZOOM PodTrak P8 ⭕TASCAM Model 12 Mixer ⭕RODE Caster Pro ⭕TASCAM MIXCAST 4 上述這些設備大部分都可以直接接電腦USB,電腦會把這樣的設備當作是一組麥克風跟耳機,可以用大部分的通訊軟體都可以進行通話 | ||
遠端錄音 | ⭕軟體選項很多,透過服務最簡單就是ZENCASTER 也可以參考懶人包裡面的遠端錄音服務其他選項,發生零星的案例是錄音完成檔案沒有正常上傳的狀況,這個操作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對方的使用狀況 收音狀況:要看看對方有沒有比較好的麥克風,對方的麥克風真的會影響到成敗,最好的狀況下是對方也有好的USB麥克風 ⭕傑西大叔現在怎麼遠端錄音? 只要是固定主持人像是奶茶的話,都會請他準備一組USB的麥克風,然後請他在他那邊也錄製一份,錄製結束後請他上傳,然後我們在錄製的時候會撥過來,我使用的軟體是用SKYPE(如果有TEAMS也可以),因為壓縮比低,聲音比較不會失真,因為我的設備也會用保留一軌通過通訊軟體的錄音,所以就算對方出狀況我還是會有一個備份。我的錄音介面RCP/MIX4 就是扮演上面ZENCASTER軟體的角色所中間聲音串接。 ⭕如果對方真的沒有USB麥克風,下面是幾種選項 AIRPOD:請他戴雙耳 蘋果的有線麥克風:要注意提醒他麥克風的位置並且注意他有沒有撞擊到麥克風 真的沒有的話,用 IPHONE的內建麥克風,放在臉附近盡量接近嘴巴2-3的拳頭的位置 |
麥克風
麥克風的選擇很看個人的喜好,最好的狀況下是可以測試過之後再購買
幾個考量重點
跟你的聲音的搭配性:每個麥克風都有適合的聲線,這就是為什麼大明星歌唱用的麥克風都是去依照自己的聲音訂做的,我們不是大明星,所以就需要找一下適合自己的麥克風
人的聲音基本可以分偏高音還是低音,下面麥克風我如果有測試過的話我就會特別標住一下,但一個等級之上就基本上就不會差到那邊去,純粹合不合拍
敏感度:越好的麥克風他的敏感度會越好,適合自己的麥克風會讓你講話講起來不需要那麼用力講話,當然電容麥克風會比動圈麥克風來的好,但也要注意自己宅錄的環境噪音狀況。
麥克風支架:如果需要在在外面錄音,沒辦法帶麥克風支架的話,手持麥克風才比較方便,另外如果麥克風比較重,比較大的話,也要考慮麥克風支架的種類,要可以支撐才行。
話說很多鐵三角的麥克風是台灣製造的歐
動圈麥克風 | 電容麥克風 | |
3000以下 | ![]() 鐵三角MB1K/MB2K/MB3K (適合中低音,敏感度中高) 這一隻可以算是我的啟蒙麥克風快十年前就買了這一支麥克風 ![]() 鐵三角 ATR2100x-USB 雙模麥克風 | ![]() Blue Snowball Ice 小雪球 $1990 |
3000-5000 | ![]() DEITY VO-7U USB動圈麥克風 ![]() 鐵三角 AT2040 (適合中偏低,敏感度高) 這支經過測試他的收音區域非常集中 代表不容易收到旁邊以及對面的聲音 價格也非常漂亮,還有內建防噴網 ![]() SHURE SM58 $3580 (適合中高音,敏感度中低) ![]() RODE PODMIC $3800 (適合中高音,敏感度中低) | ![]() AT2020 $3500 這一隻是非常好的入門電容麥克風 藍色是限量色,也有別的顏色 ![]() Blue Yeti Nano 小雪怪 USB麥克風 $4290 ![]() RODE NT-USB MINI |
5000-7500 | ![]() SHURE BETA SM58A $5790 (適合中偏高,敏感度高) 這一隻跟SM58我都用過 老實說有預算的話可以上這一隻 差別是敏感度的部分 | ![]() Blue Yeti X USB $7190 |
7500-12500 | ![]() SHURE MV7 $7990 USB+XLR 雙模版本 $5990 XLR 版本 鐵三角 AT-PV1000 ![]() Rode Procaster $9500 (通用,高敏感度) 目前這一隻是我的主要麥克風 ![]() 鐵三角 AT-PV1000 (這支有帶去免費仔活動給大家盲測) | ![]() RODE NT1-A $7900 ![]() Blue Spark SL $9900 (大叔開箱文) |
12500+ | ![]() SHURE SM7B $13500 這一隻蠻多人使用 包含了百靈果,需要額外的前級 傑西目前在家裡錄音也是用這台 | ![]() Blue Bluebird SL XLR $12990 (大叔開箱文) ![]() Blue Baby Bottle SL $15990 (大叔開箱文) ![]() Sennheiser MK4 $15800 ![]() Sony C-80 $14990 (大叔開箱文) |
PODCAST相關文章
- 單人錄音直播介面 鐵三角 AT-UMX3 錄音介面 + PRO41 QTR 麥克風開箱測試
- Audacity 3.6 新功能介紹
- Computex 2024 : 台灣鐵三角 車載、耳機、代工服務
- 2024-05 PODCAST 創作者節目產出分析報告簡要版本
- 開箱測試記錄 Sony C-80 電容式麥克風
- 將現有的PODCAST節目透過RSS加入到YOUTUBE
- SONY C-80 電容麥克風 發表體驗會 ft. 玉成錄音室
- RODE 2023年4月新產品上市發表摘要 RCP II有迷你版本 可外接WIRELESS GO II
- 把你的PODCAST加入到YOUTUBE裡頭
- HyperX ProCast 大震膜電容麥克風 低底噪適合PODCAST宅錄
- ATEN Podcast多聲道AI混音效果器 MicLIVE™ 6-CH UC8000
- [PODCAST]透過第三方平台來監測PODCAST數據 CHARTABLE
- RODE RODECASTER PRO II 第二代 看完影片介紹重點總整理
- 鐵三角XLR 動圈麥克風 AT2040 避免麥克風串音選這支就對了
- DEITY USB動圈麥克風 VO-7U 有內建限制器跟低通的高CP PODCAST麥克風
- 從三千到三萬的PODCAST 錄音器材 第二版 表格化
- 開箱 Blue Microphones Proline XLR 大振膜電容麥克風 PODCAST
- KKBOX STUDIO 寵壞PODCASTER的錄音室
- FACEBOOK 開始提供粉絲專頁用啟用PODCAST相關功能
- TASCAM Mixcast 4 最新為PODCAST設計的錄音機 2022 實機測試更新
- RODE CONNECT 入門 多人錄音解決方案
- AUDACITY 繁體中文翻譯記錄
- AUDACITY 3.0.x 的隱私權爭議問題整理
- Audacity 3.0.x 當機問題解決方法
- Audacity 3.0.3 正式版本釋出
- CHARTABLE 修改APPLE認證連線方式
- 我的那些資料被收集了 AUDACITY隱私權政策修改 你需要知道的事實
- 免費仔聚會盲測 PV-1000勝出 鐵三角麥克風實測
- 2021 APPLE PODCAST CONNECT 後台大調整 外加付費訂閱頻道
- PODCAST 宅錄需要注意的事項 寫於2021
- 用CHARTABLE 來追蹤我的社群貼文有沒有引導到流量
- 有人發信跟我說 PODCAST排行榜. PODSTATUS 是什麼網站? 你為什麼會收到這封信?
- 傑西大叔在2021.03 PODCAST多軌剪輯工序
- 製作PODCAST的必備基本要素
- Live Podcast 的準備事項 不是只有錄音鍵按下去就好了
- 製作PODCAST免費教學內容 傑西大叔的PODCASTER 一路走來紀錄文
- PODCAST 設備開箱 ZOOM H8 開箱心得紀錄
- ZOOM LiveTrak L-8 開箱心得紀錄
- Zoom PodTrak P4 開箱記錄
- [PODCAST]傑西大叔推坑文 從三千到三萬的設備選擇